白米饭吃得越多,糖尿病的风险会越大吗?

感谢邀请。
并非如此,很多人认为白米饭是一种升糖速度极快的食物,其中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如果长期食用可能会大幅增加胰岛负担而诱发糖尿病,其实并非如此,诱发糖尿病可并不是吃白米饭那么简单的事情,诱发糖尿病的因素太多了,而吃白米饭并不一定就会诱发糖尿病,只能说如果长期不科学地吃白米饭,会增加诱发糖尿病的几率。
现在的白米饭和我们十年二十年前的白米饭已经不尽相同了。随着物质条件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食物的加工也越来越精细,虽然这些食物被处理得精致卫生,但相对地也出现了更多弊端,比如我们最常见的白米饭,经过精细的加工处理,虽然杂尘被处理得十分干净,但相对损失了很多麦麸成分,随之损失的是大量的膳食纤维,还有部分矿物质。膳食纤维本来是无法被肠胃消化的物质,它的存在能够延缓食物消化速度,有助于延缓餐后血糖上升速度,现在膳食纤维的损失不利血糖平稳,而白米饭自身碳水化合物丰富,更容易分解为葡萄糖被吸收,白米饭的升糖速度胜过很多食物,它的升糖指数(衡量食物单位时间内升高血糖速度的指标)为83左右,一般来说高于55就属于中高水平升糖速度的食物,可见白米饭的升糖速度是多么可怕。
所以一般不推荐糖友直接吃白米饭或白馒头等“细粮”,而是科学混合搭配其他粗粮杂豆类混合食用,这样有助于提高膳食纤维摄入量,还能增加矿物质种类,平稳餐后血糖。白米饭的升糖速度较快,如果每天都过量食用的话会增加胰岛素负荷,长期如此可能会降低胰岛素敏感度,损伤胰岛细胞,增加诱发糖尿病的几率。我们需要控制主食的摄入量,膳食指南推荐每日主食在450~600g为宜,而且其中还应当有50~150g薯类食物、粗粮杂粮混杂,平均分配三餐,一餐最多也就是150~200g(熟重),大概是一小碗多米饭的量,所以每顿还不断添饭的朋友还是控制控制为好。
为了进一步平稳血糖,并不是说不能吃白米饭了,我们日常的主食类食物最好是粗细搭配,例如白米饭混合粗粮杂豆一同食用,还可以用本来膳食纤维就很丰富的薯类食物代替主食。不推荐顿顿爱喝粥的吃法,而且应当注意不要过度加热,以免提高淀粉的糊化程度,让淀粉更容易分解为葡萄糖被吸收。当然,比起白米饭更可怕的事情是直接摄入精制糖,例如喝甜饮料,虽然很多和甜饮的人群诱发糖尿病的几率大大提高,但糖尿病的爆发和遗传因素、环境、自身胰岛功能、体质等都是有关的,也有很多喝了一辈子甜饮料的人可能也没有糖尿病,所以,吃白米饭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可怕,只要科学食用的话,完全可以避免诱发糖尿病的风险。
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疾病病情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临床医学认为要预防糖尿病首先进行饮食控制及运动治疗。在饮食方面:根据自己的血糖高低情况计算热量,根据热量的多少选择对应的食物。但是:不要吃稀的(比如稀饭、鸡汤、鱼汤、排骨汤、蔬菜汤、紫菜汤、面汤等)、稠的(比如粥、玉米面或者麦面糊糊、搅团等)、黏的(比如曔糕、糍粑、糯米糕等)、油炸及油腻的(比如油糕、油馍馍、油条、油饼、炸鸡、牛油火锅等)、糖分过高的食品或者水果(比如冰糖、红糖、白砂糖、西瓜、葡萄、苹果、梨等);不要喝酒及饮料(比如啤酒、白酒、可乐雪碧等碳酸饮料、果汁等);在运动方面:可以三餐后半小时多散步,或者快步走,也可以跑步或者去健身房,总之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一种适合自己身体的运动方法。
因此,从上面论述的来看,白米饭吃的越多,糖尿病风险就越大的观点不一定是准确的。糖尿病风险的大小与很多因素有关,不只与吃白米饭的多少有关!
关注“医学慕课”头条号,更多健康问答轻松看
白米饭吃得越多,得糖尿病的风险会越大吗?在吃白米饭和得糖尿病之间,确实有密切联系,但是白米饭吃多导致得糖尿病这个结论,尚还缺乏足够的科学证据来支持。
很多研究显示,对于习惯日常白米饭的人来说,白米饭对健康的影响非常大。目前我国已经是世界糖尿病第一大国,近30年来糖尿病迅猛高发,和每天三顿白米饭白馒头这类精白主食有密切联系。
也许有人就会问了,我们的老祖宗吃了几千年白米饭,咋就没事呢?那是因为过去吃的米都没有像现在这样精加工。精白处理后的大米饭损失了大量的B族维生素、膳食纤维及矿物质,而且非常容易消化,会引起较快的餐后血糖反应。这时候,如果没有足够的运动来消耗掉这些血糖,身体对胰岛素反应又不够敏感,那么餐后便会总处于高血糖状态,进而招来了糖尿病。
当然不只是白米饭,还有白米粥、白馒头、白面包,这些食物都属于血糖反应超高的食品,和白糖相比毫不逊色。长期大量进食这些食物,对预防糖尿病是极为不利的。
那么我们究竟应该怎么吃主食,才能够远离糖尿病呢?
1.粗细搭配,多食材搭配。将粗粮和细粮搭配食用,如大米搭配燕麦,小米、麦麸,或者在米饭中加入红豆、绿豆、玉米等,都能大大降低食物的升糖指数。
2.细嚼慢咽,多吃蔬菜。吃米饭时,速度尽量慢一些,配合大量的绿叶蔬菜,比如西兰花、小白菜、菠菜、芹菜等。这样米饭会被膳食纤维包裹,消化相对缓慢一些,引起血糖上升的速度也会慢一些。
3.餐前先吃点高蛋白食物。如餐前吃个鸡蛋、或先吃鱼或豆腐等食物,都能有效降低餐后的血糖反应。对于糖尿病人,都是比较推崇这类吃法的。
糖人健康网,一个有温度的控糖平台,欢迎关注,有问必答!
白米饭属于主食的一种,主食中的碳水化合物进入体内后,会经过酶分解为葡萄糖,葡萄糖经小肠吸收入血,从而导致血糖升高。如果长期的饮食习惯为白米饭吃的太多,这样会加重胰岛的工作负担,容易导致肥胖,而肥胖就是糖尿病的高危因素。因此白米饭作为主食要限量摄入,但也不能吃得太少,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容易导致低血糖。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同样是白米饭,烹饪方法不同,对血糖的影响就会不同。这里我们要引入一个概念叫血糖指数,也就是说人体食用一定量食物后会引起多大的血糖升高的反应,血糖指数是衡量食物引起餐后血糖反应的一个指标。例如蒸的米饭比煮的米饭血糖指数低,而且白米饭煮的越是稀,越是烂,引起的血糖指数越高。因此同样的食物原材料的烹饪方法不同对血糖的影响也不同。还有一点是吃饭不能狼吞虎咽,要细嚼慢咽,吃饭的速度减慢,以避免血糖飙升。
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应占总能量的50%-60%,尽量选择血糖指数低的食物或烹饪方法。进餐要定时定量,尽量保持碳水化合物的均匀分配。阿卡波糖作为一种口服降糖药,主要用来降低碳水化合物引起的餐后高血糖。因此如果是主食长期过多摄入引起的餐后高血糖,经生活方式干预后血糖仍不能达标后,可以给予阿卡波糖治疗。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J]. 中国糖尿病杂志, 2014, 30(8):26-89.
药事网权威解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抄袭必究。
以白米饭为代表的白色主食——白馒头、白面包和白面条等食物都是增加餐后血糖应答的高生糖主食。长期以白色主食为主,白色主食吃的过多,而全谷物和蔬菜吃的少,再加上肥胖、年龄、遗传和生活发式等因素,的确会增加罹患糖尿病的风险。而增加全谷物的摄入量则可降低2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
主食不是越白越好 以前经济条件艰苦的年代,很多从小吃玉米、小米等杂粮的老年人总觉得米面越白越好,越白越有营养。其实白米白面是过度加工的谷物,谷物外面的谷皮、糊粉层、胚芽被机器加工后分离出去,仅留下淀粉含量高的胚乳部分。谷物的膳食纤维损失严重,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损失了一半以上,导致谷物的营养价值下降。长期吃太多白米饭等白色主食,吃菜少,不仅增加患糖尿病风险,还会造成维生素缺乏,尤其是维生素B1缺乏的“脚气病”。
主食应粗细搭配 以前大家把保留了谷皮、糊粉层和胚芽的谷物称为粗粮,其实这类富含营养素的主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全谷物”,除白米等白色主食外,燕麦、糙米、玉米、红豆、绿豆等都是全谷物。由于全谷物富含膳食纤维,可以有效降低餐后血糖。和生糖指数是83的白米饭相比,甜玉米的生糖指数是55,绿豆是27,所以全谷物主食是预防糖尿病、帮助糖尿病人降低血糖的重要主食。
吃全谷物健康受益多 吃全谷物的健康好处非常多,而且都是坐实的证据。全谷物除降低血糖指数外,还有预防便秘,减重、促进肠道益生菌繁殖、降血脂、降血压、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及降低心血管发生风险。对三高慢病人群来说,吃对饭和吃对药一样重要。
以前大家认为全谷物营养价值低、影响营养素吸收的观念要改变了。其实全谷物才是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的的主食。摄入全谷物不仅能获得维生素B等重要营养素,还可控制血糖,治疗便秘,预防糖尿病、癌症等发病风险的作用。普通人的主食中全谷物最低要占全天主食生重的1/3以上,也可以更多。糖尿病人的主食中,全谷物最低要占一半以上,还可全部用全谷物取代全天主食。
作者简介:孙玉红/中国营养学会注册营养技师DTR/王兴国营养特训班第5期学员、第3期科普写作班学员/二级心理咨询师中疾控妇幼保健中心第九期母乳喂养咨询师//副主任护师/哈尔滨市护理学会社区护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头条号:“小丁当孕产育儿”作者
是的,的确是这样,白米饭吃得越多,患糖尿病的风险就越大。
米饭是家家户户每顿都会接触到的主食,这餐桌上的常客突然冒出得糖尿病的说法,必定让很多朋友都大跌眼镜,不过事实的确如此。因此,在答题之前,大家一定要注意日常米饭、小麦做主食的量一定要合理,不要爱吃米饭爱吃面食就无限量地一碗又一碗。
白米饭的主要成分是淀粉,也就是碳水化合物(小麦也如此),在体内被分解为麦芽糖,最终分解为葡萄糖。胰岛素的功能是打开葡萄糖走向细胞的大门,让血液中的葡萄糖通往细胞供能,从而能够降低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平稳血糖。如果由溢出而细胞运用不了的葡萄糖,会在胰岛素的作用下囤积为糖元或者脂肪,最终也能降低血糖。
葡萄糖虽然是维持身体大部分能量的清洁能源,但过量的葡萄糖游离在血液中时,胰岛素就会积极分泌,久而久之会增加胰岛的负担,可能损伤胰岛细胞,最终可能诱发糖尿病;即使胰岛的功能很强,葡萄糖过多,久而久之也会囤积较多脂肪,让人们肥胖影响内分泌,渐渐蚕食胰岛素的敏感性,最终也可能诱发糖尿病。
如今随着生活发展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大米经过精细加工,大米中原有的麦麸成分减少,膳食纤维减少,维生素B族流失,而让我们入口更好消化,从而葡萄糖的转化速度更高,血糖上升的速度更快。餐后血糖的飙升严重刺激胰岛素的分泌,增加胰岛的负荷,因此,诱发糖尿病的几率也会上升。国民膳食指南(2016)中提出每日的主食量一人是450~600g,三餐折算下来,一餐的主食也就150~200g,大概是一碗米饭。为了避免餐后血糖飙升,我们可以在主食中加入富含纤维素等粗粮杂豆,也可以用薯类食物代替等热量的精白大米,但一定要注意,主食量不要过量。
作为一名合格的超粉,除了会吃,还得懂吃。最近听隔壁邻居说起糖尿病,不少人担心吃米饭会导致糖尿病,还担心吃得越多风险越大,到底是不是这样的呢?
答案抢先知:
每天摄入大量的精白米饭确实可能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但是糖尿病患者也是可以每天吃米饭的。只要注意控制食用的总量及与其他食物合理搭配,就能够在保证营养均衡的基础上,维持稳定的血糖。
【白米饭增血糖?】
如今,越来越多人在食用精白米,但是有的人发现:吃了白米饭之后血糖会上升,所以开始担心糖尿病患病风险,那么我们首先来看白米饭造成血糖上升的原因。第一点,这些经过精加工的“白米”无需过多咀嚼,非常容易消化。第二点,精白米进入胃肠后消化吸收速度比较快快,使人们餐后血糖升得高、升得快,这时我们引入一个新的概念:血糖生成指数(GI),它是反映食物引起人体血糖升高程度的指标,食用白米饭后它的值会变高[1]。
GI值大于75的称为高GI食物,长期进食GI高的食物会导致血糖波动大、胰岛功能损伤,分泌胰岛素不足,或者机体对胰岛素的反应下降,即产生胰岛素抵抗。久而久之,逐渐无法将血糖降至正常范围,即糖耐量受损,最终导致糖尿病。大米饭的GI值为83.2,属于高GI食物,每天是不能过量食用的。
【还吃不吃白米饭?】
看到大米饭的GI值之后我们是不是不敢吃白米饭了?其实不然,别担心,往下看。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成年人每天需要摄入250—400克谷类,其中就包括我们心心念念的米饭。米、面这些谷类食物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主食,其中包含的复合碳水化合物是人类机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同时碳水化合物转化而来的葡萄糖也是人脑的唯一能量来源,因此,米饭是我们每天必不可少的一样食物。
事实上,通过对比,我们发现西方国家的高蛋白、高脂肪饮食所造成的肥胖、胰岛素抵抗、高血压等代谢紊乱性疾病对机体的危害更大。更重要的是,糖尿病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吃白米饭仅仅是作为一个诱因,仅仅是一个诱因而已,远比不上肥胖、缺乏运动的危害大,所以我们不用太过于担心,饭还是要吃,能量不能少[2]。
【科学吃米饭】
第一,我们要注重粗细搭配。下面举出几种常见食物的GI值给大家参考,大米饭83.2,白馒头88.1,面条81.6,小米71,糙米70,玉米(甜、煮)55,燕麦麸55,绿豆27.2。从上面的数值我们可以看出粗杂粮的GI值普遍低于细粮,且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对预防糖尿病、高血脂、肥胖、心脑血管疾病、便秘和肠道肿瘤等慢性疾病都有所帮助。因此,超哥提倡吃粗粮,把它们和大米混合烹调,比如燕麦饭、红豆饭、芸豆粥、八宝粥之类。但是有部分人应注意,若本身存在消化道溃疡或消化道出血风险者则不宜过多进食粗粮。
第二,我们要主食和副食搭配,适当地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我们在吃米饭时,可以配合多一点绿叶蔬菜,加上适量的豆腐、鱼肉等,或者其他爱吃的食物,要注意细嚼慢咽。超哥认为,这样进食的话,米饭被其他食物所阻隔,在胃里排空速度减慢,吸收速度也相应减慢,餐后血糖升高就慢,所谓的吃完饭血糖升得快的症状就会有所缓解了。
【总结】
患糖尿病的确跟摄入大量的精白米有关,但是即便糖尿病患者也是可以每天吃米饭的。我们要注意控制食用的总量及与其他食物合理搭配,吃饭时做到粗细搭配以及主食和副食搭配就能让我们餐后血糖升高就慢,就能够在保证营养均衡的基础上,维持稳定的血糖。
“超哥话食”,是我们首选的科普专家,科普你想知道的。超哥在四月的尾声祝大家身体健健康康,工作顺顺利利。
参考文献:
[1]董加毅. 全谷物、精白米摄入与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Meta分析[D].苏州大学,2012.
[2]王艳,兰向东,陈钊,桑井艳,谢文军,宋善武,张鹏,朱松.糙米、胚芽米和精白米营养成分分析[J].食品科技,2016,41(11):156-159.
作者:卢紫莹 赵力超
白米飯吃得越多,糖尿病的风险会越大吗?
这个问题应该是病句。白米飯吃得越多这个含义大家都明白南方人那个不是靠吃白米飯长大,直至年老;这意思就是说南方均患糖尿病。北方人不患糖尿病。这个问题我执否定态度,糖尿病的病因是什么原因引起,患病后怎么控制,能不能治好这才是大家关注的亊。首先应知道人为什么会患病,患病的病种与人体机能的联系。比如常常酗酒导致肝脏问题甚致导致神经系统紊乱;吃不净食物而且经常就会导致肠胃问题;吸烟过度造成肺部问题,在超标环境作业造成职业病,任何疾病都是病体本身触犯了病原体的负荷量造成局部机能失調引起。从中医讲肾经不足,西医说免役力下降。得病别害怕心一定要放沉稳。谢谢邀请!
白米饭等精制粮食摄入过多的人比正常摄入量的人得糖尿病的风险要高。
研究如下:2012年Ye等对来自欧洲、美国、亚洲的6项大型队列研究和21项随机对照试验进行荟萃分析,样本量为288 319人,结果显示与很少食用全谷物的人群相比(精细粮摄入比较多的人群),每天摄入48-80g全谷物,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降低26%,RR(95%CI)为0.74(0.69-0.80)。
如果您是糖尿病高危人群,我们进行干预研究显示,在不考虑配方、剂量等因素的前提下,和精制谷物相比,每天给予85-270g全谷物食品进行干预,空腹血糖可降低0.93(0.21-1.65)mmol/L,胰岛素、血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亦呈下降趋势。
所以,《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推荐:食物多样,谷类为主。每天摄入谷薯类食物250-400g,其中全谷物和杂豆类50-150g,薯类50-100g的建议。
有什么问题大家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我看到就会回复的。
以上答案由微糖注册营养师宋明月老师提供
想了解更多关于糖尿病的实用干货
想读到医生原创的糖尿病教育文章
请关注在线指导控糖先行者——微糖
【1】糖尿病,主要是跟我们的身体的胰腺有关。胰腺是可以分泌胰岛素的,这个血液中的胰岛素的作用就是降低血液中的血糖。而胰岛素还有一个作用就是使血液中的脂肪酸,变成脂肪,储存起来。
【2】正常人的胰岛素分泌是正常的。如果胰腺工作不正常的话,还是少吃淀粉类的食物。
【3】糖类,淀粉含量高的食物,的确会增加胰腺的工作,引起糖尿病!
本问题和回答均来自本站网友,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iit.cn/ask/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