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问题详情

糖尿病的标准是什么?

糖尿病的标准是什么?
2024-06-28

糖尿病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常见疾病,近些年来,全球患有糖尿病的人数急剧上升,对人类的健康带来十分严重的危害。在我国的糖尿病患者中,二型糖尿病患者所占的比例超过百分之九十以上。在临床诊断中,糖尿病的标准是根据患者的静脉血浆的检测结果来进行判断的,而并不是根据毛细血管中的血糖来判断。目前国际上采用得较为广泛的诊断标准有两种,分别是2013年美国糖尿病学会的标准和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而我国采用的是根据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来制定的2013年版的《中国二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的诊断标准。糖尿病的具体诊断标准如下。

第一,当患者出现了典型的糖尿病症状,符合空腹测量的血糖大于7.0 mmol/L、随机静脉血糖大于11.1 mmol/L或者餐后两小时之后的血糖大于11.1 mmol/L等标准的其中一个,则表明患上了二型糖尿病。

第二,当患者没有出现典型的糖尿病症状,符合空腹测量的血糖大于或等于7.0mmol/L、餐后两小时之后的血糖大于11.1 mmol/L等其中的一个标准时,就是患有二型糖尿病。值得注意的是,两类不同的患者都需要在排除了应激的状态下才能进行血糖值的测量,并且,随机静脉的血糖测量是在不同的天数进行的两次重复测量结果都是大于11.1 mmol/L时才可以进行诊断。

如果检测结果显示是糖尿病,患者就应该及时就医,避免耽误病情。

指导专家:张英泽,副主任医师,保定市第一中医院内分泌科。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并发症、甲状腺疾病等内分泌代谢疾病,中医杂病。

觉得本文有用,欢迎点赞或推荐给朋友,并关注【医联媒体】。

2024-06-28

曾经接诊过一个患者检测空腹血糖21.2mmol/L,OGTT2小时血糖32.1mmol/L,这在我接诊的患者中血糖值应该是非常高的了,他曾经在2个月前查过空腹血糖,当时是6.8mmol/L,并没有在意,短短两个月时间变化居然这么大。

很多血糖升高患者并没有什么不适症状,绝大部分都是在体检过程中发现升高的,有些人因为没有什么不舒服并不重视,也有些人不知如何是好,其实是否是糖尿病还是要看血糖具体检测结果。

糖尿病诊断指标有空腹血糖、OGTT2小时血糖和随即血糖,当空腹血糖≥7.0mmol/L或OGTT2小时血糖≥11.1mmol/L或随机血糖≥11.1mmol/L并伴有糖尿病症状者都可以考虑为糖尿病,糖尿病症状是指多尿、口渴多饮和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等。 像前面说的患者空腹血糖并没有达到7.0mmol/L但是已经超过了6.1mmol/L称为空腹血糖受损,还有当OGTT2小时血糖没有达到11.1mmol/L但是超过了7.8mmol/L称为糖耐量减低。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量减低都是糖尿病的早期表现,极有可能进展为糖尿病,所以也是要引起足够重视的,及时有效的干预可以防止病变进展,减轻对健康的危害。

原创作者 冯丽 主任医师 营养医师 擅长糖尿病、高血压、痛风、血脂异常、肥胖等慢性疾病的饮食管理。

2024-06-28

糖尿病的诊断需要依据抽取静脉血测量的葡萄糖值、不能够依照指尖血糖值和糖化血红蛋白、尿糖阳性结果。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糖尿病的诊断是基于空腹、任意时间或糖耐量试验中(OGTT)的两小时血糖值。

  • 空腹指8到10小时内无任何热量摄入。
  • 任意时间指一天时间内的任何时间,无论上一次进餐时间及食物摄入量。
  • 糖耐量试验指的是口服75克无水葡萄糖后测量两小时后的血糖。

1、糖尿病症状加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水平大于等于11.1mmol/l

2、空腹血浆葡萄糖水平大于等于7.0mmol/l

3、糖耐量试验中两小时血糖水平大于等于11.1mmol/l

注:糖尿病症状指的是多尿、烦渴多饮和难于解释的体重减轻。

指尖血糖和静脉血糖值的区别

静脉抽血的葡萄糖值是需要离心之后,将红细胞去除,留下血浆,测量的是血浆葡萄糖值。

指尖血糖值是测量的是毛细血管的血,属于全血。由于全血里面含有红细胞,红细胞中的血糖含量是比较低的,导致指尖的血糖值比静脉抽血的值偏低15%到20%。由于指尖的血液比较少,很多人取血的时候,挤压出组织间液导致结果更会有差异,会更偏低一些。

所以,指尖血糖的值比静脉抽血的血糖值要低15%到20%左右,是不能够作为诊断糖尿病的标准的。

目前,尿糖阳性也不能够作为诊断糖尿病的依据,由于很多疾病都会导致尿糖阳性。

尿糖阳性的病因

1、肾性糖尿,因肾糖阈值降低所致,所以尿糖阳性,血糖及糖耐量试验正常。

2、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胃空肠吻合术后,因碳水化合物在肠道吸收快,可引起进餐后半小时至1小时血糖过高,出现糖尿,但空腹和餐后两小时血糖正常。

3、弥漫性肝病患者,葡萄糖转化为肝糖原功能减弱,肝糖原储存减少,进食后半小时至1小时血糖可高于正常,出现糖尿,但空腹血糖偏低,但餐后2小时至3小时血糖正常或低于正常。

4、应激状态时胰岛素抵抗,如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生长激素分泌增加,可使糖耐量降低,出现一过性血糖升高,尿糖阳性,应激过后可恢复正常。

5、大量维生素C、水杨酸盐、青霉素、丙磺舒也可以引起尿糖假阳性反应。

6、药物对糖耐量的影响,氢氯噻嗪、呋塞米、糖皮质激素、口服避孕药、阿司匹林、吲哚美辛、三环类抑郁药等可以抑制胰岛素释放,引起糖耐量减低,血糖升高,尿糖阳性。

糖化血红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现在也不能够作为诊断糖尿病的标准,但是糖化血红蛋白可以监测最近两到三个月的血糖平均值水平。由于糖化血红蛋白的值,不同实验室之间的参考值有一定的差异。由于各个医院国家糖化血红蛋白测定的方法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中国有中国的一些设备标准,美国有美国的一些设备标准,国际这个标准不好统一,国内也不好统一,现在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所以目前不能够作为糖尿病的诊断依据。

总结: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是需要依靠抽取静脉血值,不能够依照指尖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和尿糖阳性来诊断。

作者寄语:每天都会更新健康知识,喜欢作者的创作内容,那就点个赞,关注@杨爽医生 吧,而且我的粉丝均可以免费解答健康疑惑哦,谢谢大家。

2024-06-28

根据我国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患病人群中,以2型糖尿病为主,占患病人群的90.0%以上[1]。

糖尿病的临床诊断标准应根据静脉血浆血糖而不是毛细血管血的血糖检测结果,所以临床常抽静脉血来检测血糖值。国际上,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从1965年开始一直不断更新,目前常采用的诊断标准和分类有WHO(世界卫生组织)1999年标准和ADA(美国糖尿病学会)2013年标准,我国2013版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采用的是1999年版的WHO诊断及分类标准,具体诊断标准如表1:

也就是①当有典型糖尿病症状时:

FPG(空腹血糖)≥7.0 mmol/L;

OGTT(口服糖耐量试验) 2hPG≥11.1 mmol;

RPG(随机静脉血糖)≥11.1 mmol/L。

三个标准符合一个即可;

②无典型糖尿病症状:

FPG≥7.0mmol/L;OGTT 2hPG≥11.1 mmol/L。

以上的血糖值测量均需要在排除应激的状态下进行,RPG仅在非同日的两次重复测量结果均大于11.1 mmol/L才能诊断。

美国糖尿病学会在2010年将HbA1c(糖化血红蛋白)大于6.5%也纳入了新的糖尿病诊断标准,WHO支持该观点,但目前国内对是否将HbA1c纳入诊断标准争议较大[2]。

[参考文献]

[1]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4,22(08):2-42.

[2]廖涌.中国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现状及展望[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5,40(07):1042-1045.

作者:解放军第477医院药剂科 王钰、药事网成员

药事网权威解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抄袭必究。

2024-06-28

①糖尿病症状+随机静脉血浆葡萄糖≥ 11.1mmol/L(200mg/dl) ;

②空腹静脉血浆葡萄糖≥ 7.0mmol/L(126mg/dl) ;

③OGTT时,2h 静脉血浆葡萄糖≥ 11.1mmol/L(200mg/dl) 。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①正常糖耐量:空腹血糖< 6.1mmol/L(110mg/L);口服葡萄糖30~60min 达高峰,峰值<11.1mmol/L(200mg/L);120min 时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即<7.8mmol/L(140mg/dl),尿糖均为阴性。

②糖尿病性糖耐量:空腹血糖≥ 7.0mmol/L(126mg/dl);峰时后延,常在1h 后出现,峰值≥ 11.1mmol/L(200mg/dl) ;120min 不能恢复到正常水平,即>7.8mmol/L(140mg/dl) ,其中服糖后2h 的血糖水平是最重要的判断指标。

③糖耐量受损(IGT):空腹血糖在6.11~7.0mmol/L(110~126mg/dl),120min 血糖水平在7.8~11.1mmol/L(140~200mg/dl)之间。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也称为血糖。

有三种类型的糖尿病: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和妊娠糖尿病。在所有三种情况下,胰腺要么不产生足够的胰岛素,一种调节血糖的激素,或者身体的细胞不能对胰岛素信号作出反应。症状包括频繁的口渴和排尿,疲劳和视力模糊以及手脚麻木。

四分之一的糖尿病患者并不知道自己的病情。原因是糖尿病的症状可能非常轻微,以至于未被注意到。糖尿病的最常见症状包括经常小便,感觉非常口渴或非常饥饿,极度疲劳,视力模糊,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1型糖尿病),手脚发麻或麻木(2型糖尿病)。

诊断糖尿病

有几种糖尿病测试。

一个是在过去三个月测量平均血糖的A1C血液测试。该测试测量葡萄糖附着血红蛋白,血液中携氧蛋白。携带这种蛋白质的红血细胞存活三个月左右,因此在一个时间点测量它们会记录血液中葡萄糖的量。低于5.7%的A1C结果是正常的。介于5.7%和6.4%之间的A1C意味着你是前驱糖尿病人。6.5%或更高的结果表明有糖尿病。

第二项测试 - 空腹血糖测试 - 要求患者在进行血糖测试前禁食八小时。该测试揭示了人体如何有效地代谢葡萄糖。超过126毫克葡萄糖每分升(毫克/分升)的血液信号糖尿病。

另一项测试即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常用于妊娠糖尿病筛查。这个测试要求患者喝额外含糖的饮料。两个小时后,该人进行了血液检查。血液中超过200 mg / dl的葡萄糖是糖尿病的一面红旗。


糖尿病的并发症

患有糖尿病可能导致身体组织损伤,包括心脏和血管。三分之二的糖尿病患者会死于心脏病或中风。

糖尿病会导致眼睛问题,并可能导致失明。建议糖尿病患者定期接受眼科检查,以预防重大眼病。

糖尿病也带来其他健康问题的风险,从皮肤问题到更严重的问题,如动脉损伤(外周动脉疾病),这会减少血液流向脚。糖尿病的另一个并发症是神经损伤或糖尿病性神经病,这使糖尿病患者很难注意到可能导致截肢的伤口,水疱或溃疡。因此,糖尿病患者必须适当照顾自己的脚并密切关注潜在的问题。


想要了解更多实用、有趣的医学知识,请关注“医学界儿科/妇产科频道”!

王广大

2024-06-28

关于血糖的正常值及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在《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中给出了明确的标准,即:

  • 血糖正常值:空腹血糖3.9-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小于7.8mmol/L
  • 糖耐量受损(糖尿病前期):空腹血糖6.1-7.0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7.8-11.1mmol/L
  • 糖尿病诊断标准:空腹血糖大于7.0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大于11.1mmol/L或随机血糖大于11.1mmol/L

在糖尿病诊断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 血糖的测量以静脉血为准,家用血糖仪测量的血糖只能作为参考,不能用于诊断
  • 且空腹是指进餐后8-12小时
  • 空腹血糖与餐后2小时血糖两者是或者关系,即只要其中一个达到诊断标准即可诊断为糖尿病。
  • 糖化血红蛋白作为近三个月血糖的平均值,不能单独用于糖尿病的诊断

如果您提供的血糖检测值符合上述条件,国为空腹血糖已达7.1mmol/L,超过了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因此可以诊断为糖尿病,属于糖尿病的早期。

2024-06-28

糖尿病是一组由多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糖尿病患者最明显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口干、多饮、多尿、体重减轻”,有的患者则没有明显感受,是在体检中发现的!


糖尿病的发病机制目前还不是很清楚,目前认为其是遗传、环境、免疫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遗传因素方面:1型糖尿病患者受遗传因素的影响较大,一般1型糖尿病患者的父亲或母亲本身就患有糖尿病,或者说是1型糖尿病患者的子女患糖尿病的几率较高。而2型糖尿病患者同样会受遗传因素影响,但是概率较低。

二、环境因素方面:2型糖尿病也被认为是一种富贵病。可以这么理解,人的胰岛功能是有限的,你不断地吃,也不去运动,食物只能通过胰岛素来代谢,胰岛功能不断被压榨!试想一下,就算是机器也是用的越多,磨损的越多,损坏的几率也越高!随着科技发展,生活水平的改善,现在“富贵”的人越来越多,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并且有年轻化的趋势!而1型糖尿病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小。

目前,虽然通过现有的医疗技术,我们不能控制和改变遗传因素,但是糖尿病的危险(环境)因素我们已经掌握的很多!比如高糖高碳水饮食、高脂饮食、肥胖、缺乏运动等等。只要减少这些危险因素,糖尿病的患病率也会自然而然的下降!

三、有研究发现,糖尿病可能属于免疫相关性疾病的一种。糖友们可能知道,在医院检查时会查胰岛素自身抗体(IAA)、 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等指标,这些指标的高低可以预测未来胰岛功能的发展方向。当抗体滴度较低时,证明我们状况良好,胰岛功能衰退的可能性较低。当抗体滴度较高时,证明我们身体状况较差,胰岛功能衰退的可能性较高!而睡眠不足等不良生活习惯又可能会导致胰岛素自身抗体(IAA)、 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等抗体滴度升高,促进糖尿病病变!所以我们要摒弃熬夜等不良习惯!

将糖尿病的“五驾马车”推荐给你!

一、如何正确饮食?

我们可以参考上图选择食材,避免富含单糖、双糖的食物,如蜂蜜、糕点、红糖、白糖,避免喝稀饭等富含淀粉且消化快的食物,宜多吃白菜、菠菜、黄瓜这些含糖低、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每日至少进餐三次,每餐最好主副食搭配,精粗粮搭配,精粗粮搭配的比例为6:4,提倡多干少稀,少吃油炸食品,在血糖得到控制的情况下可适当吃水果,而且要放在两餐中间吃,可以避免血糖大幅度的波动。

二、如何正确运动?

尽量运动上应选择快走、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运动到感觉身体发热、出汗但非大汗淋漓,推荐在餐后1-2小时开始运动,每次30-60分钟,每周有氧运动至少150分钟。运动时,应备有可立即进食的糖类/淀粉类食物,预防低血糖事件的发生。


三、糖尿病患者教育!

糖尿病属于慢性病,不管在饮食、运动亦或是药物治疗方面,我们都要持之以恒,不能放松!糖尿病患者教育不仅可以提高我们对自己所患疾病的认识,更新疾病的治疗观念,还能提醒我们不要放松对自己的管理!只有坚持,才能得到最大的获益!

四、规律的血糖监测!

治疗糖尿病最直接的目的就是血糖达标,怎样才能准确及时的评估出血糖水平?那只能是血糖监测,规律的血糖监测可以帮助我们调整治疗方案,才能选择出最适合我们的药物和合适剂量!


五、药物治疗!

糖尿病的治疗药物有很多,比如2型糖尿病治疗的基石二甲双胍,胰岛素促泌剂格列美脲、瑞格列奈,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GLP-1受体激动剂利拉鲁肽,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利格列汀,SGLT-2抑制剂达格列净,以及各种胰岛素等等!所以说,可供选择的降糖药物有很多,而那种是最适合你的?这就需要专业的医生根据个人病情进行评估后选择!

目前糖尿病医疗技术的发展状况如何?

我认为这几年,糖尿病治疗方法的研究还是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首先,药物方面!口服的索马鲁肽已经在美国上市,它是一种GLP-1受体激动剂,不管可以降糖,还有减重的效果,可以在一点程度上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而且,重点它是口服的!以往的GLP-1受体激动剂都是需要注射的,带给了糖友们很大的痛苦!而口服制剂更容易被人接受,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还有一点,只要服用一片索马鲁肽口服制剂,就可以作用一周的时间!这也大大提高了糖友们去选择的欲望,因为它太方便了,只需一周服用一次!当然,目前他还没有在中国上市,相信在我们卫生部门的努力下,很快就会进入我们中国市场,还有我们的医保目录!


其次,技术方面!干细胞治疗技术应用于糖尿病患者,已经开始了大规模的临床试验,我国很多大的医院已经开始的相关的研究,而且就目前的结果来看,效果也还是不错!但是,费用比较昂贵!所以,干细胞治疗技术普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至少我们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医疗专家们的努力!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相信会有越来越多好的药物和技术涌现出来,解决糖尿病这个世界难题!

纯属手打,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若觉得写的还可以,请点赞关注一下!

2024-06-28


大多数2型糖尿病早期并无症状,患者可能偶尔体检时候才发现血糖高。所以糖尿病诊断首先是以血糖异常升高作为依据。

对于有糖尿病症状的患者:如出现三多一少的(多尿,多饮,多食,体重减轻)。首先需要检查空腹血糖(FPG)。空腹指8~10小时内无任何热量摄人。


FPG 3.9~6.0mmol/L为正常;6.1~6.9mmol/L为空腹血糖受损(IFG);≥7.0mmol/L应考虑糖尿病。

对于考虑糖尿病的应做进一步糖耐量测试(OGTT)

OGTT 2h血糖(PG)<7.7mmol/L为正常糖耐量;7.8~11.0mmol/L为糖耐量降低(IGT);≥11.1mmol/L应考虑糖尿病。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为:

糖尿病症状加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11.1mmol/L,或FPG≥7.0mmol/L,或OGTT 2h (血糖)PG≥11.1mmol/L。检查需重复一次确认,诊断才能成立。

对于无糖尿病症状、仅一次血糖值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者,必须在另一天复查核实而确定诊断。如复查结果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应定期复查。I

糖尿病是一种以慢性血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所引起。

长期碳水化合物以及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引起多系统损害,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器官的慢性进行性病变、功能减退及衰竭,病情严重或应激时可发生急性严重代谢紊乱,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并发症】

糖尿病是常见病、多发病,2013年我国统计的糖尿病患病率为10.4%。对社会和经济带来沉重负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

【糖尿病分型】

1、1型糖尿病

2、2型糖尿病。占糖尿病患者90%。

3、特殊类型糖尿病

(1)MODY、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

(2)妖精综合症

(3)胰腺外分泌疾病:胰腺炎、胰腺切除/肿瘤

(4)内分泌病:库欣综合征、甲亢等

(5)药物或化学品所致糖尿病:糖皮质激素、甲状腺激素 还有其他等等

4、妊娠糖尿病

【临床表现】

基本临床表现: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轻。

许多患者无任何症状,仅于体检或其他疾病就诊发现。

并发症表现:下次介绍。

本问题和回答均来自本站网友,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iit.cn/ask/300

相关问题